【摘要】
“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方面的倡议展开。联合国环境署也在这期间举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别介绍会,对绿色发展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都在积极搭建平台,寻求合作机会,谋求绿色发展。
◎携手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
自2013年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合作范围覆盖已超过44%的世界人口,生产总值超过23万亿美元,占生产总值22%,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而言具有巨大的潜力。联合国环境署非常重视“一带一路”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意义,和中国环境保护部积极开展合作。在2016年12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组建了绿色“一带一路”研究小组,探讨“一带一路”对于沿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在这次高峰论坛中,中国*主席习主席在开幕致辞时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环境保护部作为共同发起方,将携手各界共同落实这一倡议,让绿色贯通整个“一带一路”。
具体来说,绿色发展联盟的建立是为了搭建平台,分享各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政策与实践;开展和区域层面的研讨与对话,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统筹兼顾、注重成效的政策建议;支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数据平台的建设,为绿色投融资活动提供信息支撑和对接服务。
芬兰交通与通信部部长安耐·伯纳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她表示,希望更多的*借由这个平台发展更加智慧、绿色的交通。她补充道,数字化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自动化机器人还有数据使用,将给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型移动出行带来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提升交通的智能化和环保程度。
联盟还强调各国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的绿色化水平,并共同为沿线*的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提升沿线各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的能力。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表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的建立体现出了中国对合作的远见,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商业部门、联合国机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集思广益,献言献策。
能源基金会执行官艾瑞克·海茨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连同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主张,与共识高度一致,是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的具体体现。其中,优先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倡议,将会对沿线*可持续发展乃至对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沿线*人民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福祉。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面临哪些环境管理难题?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是开放的、包容的,不仅有组织、沿线*政府部门的加入,也鼓励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参与。成员可在联盟框架内根据各自工作重点开展专项合作与交流。合作的平台建立是起步,接下来联盟成员如何共谋发展,仍然面临实际的考验。那么,当前绿色发展需要面对哪些管理难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有关专家对此作出了分析。
*的是自然环境的差异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涉及范围较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在陆地上,途经区域范围广阔,既有世界zui高的高原、山地,又有富饶的平原、三角洲;既有雨量丰沛的热带雨林,又有极度干旱的荒漠、沙漠和异常寒冷的极地冰川。在海上,覆盖西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大西洋区域,沿岸*几乎全是发展中*,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和环境问题困扰,长期存在自然海岸线 丧失、来自陆地的排放过量、生态灾害频发、渔业资源枯竭,以及由于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盐度异常变化而引发的海洋灾害频发等问题。
因此,在各国谋求绿色发展之前,应注意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找出限制因素,采取预防、减缓、补偿措施来加速生态恢复。
其次是管理标准差异问题。因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环境意识也存在差距,所以在统一化环境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目前,沿线*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有些*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等问题,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和协调性的环境法律法规,甚至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环境保护法,相关领域的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自然保护法规来实行,例如南亚地区的孟加拉国、尼泊尔、沙特阿拉伯等*。但是也有一些*的环境标准、法律法规高于中国,比如俄罗斯的饮用水标准、大湄公河次区域一些*的水体重金属标准。
尽管短期来看,可以对部分*降低环境保护标准,但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管理加严,治理所需的成本会更高,甚至超出组织或者企业的承受范围。因此,充分了解当地环境法律体系尤为必要,并且应当鼓励参与投资发展的企业实现差异较小的环境管理,从而逐步统一标准。
第三是能否在开发时注重保护当地环境。对当地环境进行了解、实行标准化管理固然重要,而一旦落实到具体行动,仍然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如果没有考量环境保护、及时对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就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比如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开采就造成地面坍塌、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在进行投资经营活动时,应在遵守当地环境法律法规的同时,处理好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应尊重当地社会群体,保持充分沟通与信息公开。
新加坡*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城市规划专家组成员林振聪曾指出,绿色可持续发展要素是坚持绿色、坚持可持续性,只有这样,各个沿线*才能真正得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好处,要不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发展问题。
◎中国绿色环保技术及经验走出去
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绿色发展依然给各国带来机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遇到不少环境问题,为此积累了几十年处理环境问题的经验,这为中国的经验走出去提供了基础。借助“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这一平台,中国将会与更多的沿线*分享绿色发展、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结合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优势,提出从6个方面重点推进生态环保合作。即深化环境污染治理、推进生态保护、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加强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推进环境公约履约,鼓励分享重点领域的成功经验及良好实践,积极开展示范合作项目,为开展重点领域的生态保护合作提供了明晰的路径。
届时,将会有更多企业和各国组织机构一起分享来自中国的技术与成功案例。事实上,近几年在中国经验走出去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我国的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可以提供借鉴。据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介绍,30年前的库布其,饱受沙漠之苦,可以说是如今伊朗、埃及、撒哈拉沙漠等地区的真实写照。但在科学的规划下,27年来亿利资源集团坚持在沙漠里种树,致力于生态环境修复,通过绿色化经济手段修复生态,如种植甘草制药,种植沙柳制作肥料和饲料,用沙子开发环保建筑材料。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和地区中,十多亿人口的生存与沙漠相关,相信库布其的治理经验将会造福更多*和人民。
除此之外,中国和印尼在水资源方面也进行了良好的合作。目前,印尼只有39%的城市人口可以饮用到清洁的自来水,只占印尼全国人口18%。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介绍,我国现在已参与了印尼水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从全流域的广度管理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系统规划以及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治理,致力于保证清洁饮用水。同时,还参与了印尼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提出了巴厘岛南部水库城市水厂和管网建设方案,以保障未来十年巴厘岛供水的安全和水生态环境的安全。
哈萨克斯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叶弗哥尼·霍认为,绿色物流可以成为哈中两国有关“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zui近几年中国政府和其他相关组织借鉴经验,积极减少交通物流对环境的破坏。哈应认真借鉴中国在建设生态安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实践经验。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必将成为激发马来西亚真正潜力的强大经济引擎。当前马来西亚正在转型建设中,不论是在跨境铁路还是在港口建设方面,都将从中获得实惠和便利。
当然,不仅是我国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相信通过绿色发展联盟的建立,将会有更多*的生态环保经验及技术得到传播和分享,各国共同成长,让绿色发展贯穿整个“一带一路”。
版权所有 © 2021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 Al Rights Reseved 备案号:鲁ICP备09078030号-1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微信扫一扫